腎功能指數怎麼看?腎功能指數異常,是腎功能不好的警訊
- Yield Healthy Life
- 3月11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腎功能指數怎麼看?腎功能指數異常,是腎功能不好的警訊
根據醫管局數字,2023年全港共有11200多名末期腎衰竭病人,其中近五成患者透過俗稱「洗肚」的腹膜透析治療,超過三成人透過腎臟移植和超過兩成人透過血液透析進行治療。 腎衰竭患者人數全年增加超過1400人,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和過重都會增加患上腎病的風險,而去年新增的數字中,超過一半患者患有糖尿病。有鑑於此,我們是否應留意自己的腎功能指數是否符合正常值?但健檢報告上的紅字是否常讓你看得「霧煞煞」呢?
到底何謂腎功能指數,若腎功能指數不好,是不是代表逼近洗腎邊緣?就讓《Hello醫師》帶領你認識影響腎功能指數的關鍵指標,以及如何透過調整飲食或補充營養品來改善腎臟健康,讓你由裡到外充滿元氣。
腎功能指數是什麼?4大指數幫您了解腎功能
所謂「腎功能指數」就包括了尿素氮、肌酸酐、蛋白尿指數、腎絲球過濾率,這4大指數可說是腎臟健康好壞的判別指標,每項都息息相關:
*尿素氮*
尿素氮(BUN)是蛋白質代謝的產物,正常值為7~20mg/dl,但若超標也不代表有腎臟病;蛋白質攝取過多、使用類固醇藥物也可能導致數值不穩,因此通常需和其他腎功能指數綜合判斷。
*肌酸酐*
當肌肉組織因磨損而分解出代謝物,就生成所謂的肌酸酐(Creatinine),在健檢報告大多以(Cr)呈現。肌酸酐正常值通常介於0.6~1.2之間,而男性則約落在1.4mg/dl,危險值比女性更高。
但肌酸酐常因肌肉量而有所差異,比如老年人的肌酸酐代謝量與健身者相比之下,老年人的肌酸酐值就明顯偏低。此外,在腎病早期,肌酸酐的上升幅度也不明顯,因此單以肌酸酐為指標判定腎臟病的情況並不多見。
*蛋白尿指數*
健康者血液中的蛋白質多數會先經腎臟過濾後再吸收,僅有少量殘餘蛋白會透過尿液排出。如果尿液中含有過多蛋白,也就是俗稱的「蛋白尿」,極可能表示腎臟發生問題,導致大部分蛋白質無法被吸收而直接排出。若想確認蛋白尿情況,一般篩檢通常會利用尿液試紙檢測,正常值是陰性,若要進一步確認會用尿液生化分析,尿蛋白質正常值應<150mg/g。
*腎絲球過濾率*
代表腎臟製造尿液功能單位的腎元(Nephron),則是由腎絲球和腎小管組合而成。血液先經由腎絲球初步過濾後,再進入腎小管執行再吸收與分泌作用,最後在集尿管形成尿液。而用於判別腎臟在單位時間內清除血漿某些物質能力的腎絲球過濾率(GFR),則標示為每1.73平方公尺的腎絲球/每分鐘過濾量,以 ml/min/1.73m2的單位形式呈現。
一般健康年輕人的腎絲球過濾率正常值約落在110~120間,並多由血中肌酸酐來估算腎絲球過濾率(eGFR)。由於慢性腎臟病的演變主要依腎絲球過濾率而定,而肌酸酐可幫助估算(點此計算腎絲球過濾率)的情況下,肌酸酐比起尿蛋白與尿素氮也被視為有更高的參考價值。

推薦閱讀:
抗氧化 / 消炎性營養補充品
*巴西蜂膠
Komentar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