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要全食物飲食? 選擇一個正確的飲食有多重要
健康長壽飲食法
【吃原食材食物、不吃加工、不吃精製食品】
人體是由活的細胞所組成,活的細胞需要活的食物,要吃得健康又營養均衡,選擇食材愈接近天然食物的原貌就愈好,原食材保留食物原本的營養物質。
何謂全食物?
天然完整、未經加工精製的食物,仍然具有生命力,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如蔬菜、水果、糙米等各種全穀類、豆類、堅果、海藻、菇蕈。
為何要吃全食物?
全食物,也就是天然完整、未經加工精製的食物,如蔬果、糙米、豆類、堅果。這類食物含有人體所需的完整營養,如構成細胞的蛋白質、組成細胞膜的脂質,提升免疫力的礦物質和食物纖維,以及促進新陳代謝的維生素,還有被稱為天然藥物的植化素如花青素、茄紅素、胡蘿蔔素等,這些超級抗氧化劑,對提升免疫系統的能力很有幫助。最重要的是這些食物都有生命力,養生界流行一句話:「活的食物才能養生」。
全食物是真正的美食。
全食物的好處 :一物全體、豐富多元,才是真正的美食 — 美好的食物。
「全食物」飲食方法
新世紀的健康飲食方法。鼓勵多食用天然完整、未經加工處理的蔬果及穀類食物,最好連皮帶籽全部吃下去,這就是「全食物」飲食方法。除了能吃到全部的營養以外,還能增加各種植化素和膳食纖維的攝取,強化身體機能減少疾病發生。
不吃「食品」、只吃「食物」
所謂「食物」指的是大地生產出來的,保留原態,如各種新鮮的青菜、水果、海藻類、五穀類、生的堅果類。也就是說我們只吃自然健康的食物,不吃任何含有人工添加物的食品,包括香腸、臘肉、火腿、熱狗,醃燻、冷凍、罐頭食品。當然各種誘人的麵包、甜點、糖果、餅乾、蜜餞、汽水、可樂等飲料,也在謝絕之列。也就是只吃真食物,不吃假食物。
加工食品推陳出新,為了提升風味與使用期限,通常會加入一些對身體不太好的添加物,像色素、糖精、防腐劑、除霉劑、漂白劑、人工香料等,以及多鹽、多糖來維持「新鮮度」和熱量都很高,同時去除一些有價值的營養素,像維生素、礦物質和纖維。食用這類已加工過的食品,吃這種食物不僅得不到營養,還會增加身體的負擔,導致身體毒素累積、機能退化、久而久之慢性疾病的風險也大幅提升!
因此也被稱為「垃圾食物」工業化食品,同時被混合了致敏的食材也不知道,甚至非食物的垃圾渣滓污染物都混進去,最近越來越多科學家或醫生們發現了類似的事情,比如在預先磨好的咖啡粉驗出有曱甴及其他生物、意粉亦被驗出含昆蟲碎片或其他異物,包括粉蟎、毛髮、金屬碎片、天然纖維、塑膠碎片、囓齒動物毛髮及毛髮碎片、石屑及合成纖維等,實在是令人驚訝,然而這都是冰山一小角;我們吃了都不知道,結果就是出現愈來愈多肥胖、氣喘、過敏或憂鬱傾向的下一代,而各式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腦退化等也有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
多吃全穀物和天然的碳水化合物,而不是碳水化合物
全麥麵包、燕麥片、全麥麵食、甘薯和糙米都是很好的能量來源和營養來源。結合蛋白質和蔬菜的正確組合,全穀物是完美的全面營養。
避免加工食品,如白麵包、粗面意大利麵或餅乾,或加工過的糖果。
經加工的純碳水化合物如白麵包、加工麵粉和白糖。這會給你快速的能量,但隨之而來的是快速升糖。它很快就變成了脂肪。
將全麥麵粉或燕麥粉代入薄餅或烘焙食品中。你可能需要添加更多的發酵成分,比如發酵粉或酵母。把大麥放在湯里而不是米飯上,或者用大麥、野生米飯或糙米來做肉飯。
【以植物性為中心的主食】
選擇有機蔬菜,把蔬菜當主食,舊有的觀念是把碳水化合物當核心,對於現代人這不是最健康的吃法。過多的碳水化合物沒有消耗掉的話會以脂肪的方式留在體內,而且醣類也不太建議糖尿病患者吃太多。肉類食物有很多的膽固醇的慢性疾病問題,例如:心血管阻塞等,而蔬果當中有很多植化素,花椰菜有豐富的花青素,蕃茄有茄紅素,這些植化素能預防身體的疾病發生,所以蔬果為主食才是最健康又營養的吃法。蔬果類別的食物在煮的過程中會損失它們的營養功效,所以建議盡量不要烹調太久或加工。
大自然長壽飲食(macrobiotic diets)
它是一種非常容易執行的健康飲食方式,只要依照身體需要的比例吃下富有營養的全食物,就能讓身體達到陰陽和諧的健康狀態。圖中就是某位朋友的macrobiotic餐點,材料是不是都很容易隨手取得呢?她同時把全植物飲食的概念也加了進去,讓自己吃得更友善大地!
具體的飲食內容大致為:
20-30%穀物:非精製的穀類如糙米、小米、藜麥等都是很好的選擇
30-40%蔬菜:葉菜和根莖類都很重要!
10-20%豆類:若是發酵豆類如印尼丹貝(tempeh)更佳
5-10%堅果、種子和油脂:當然是未加工、初榨的最好囉。
除此之外,飲食中加入富含維生素與礦物質的海藻裙帶植物,以及富有益生菌的發酵食物(ex:泡菜),更是大自然長壽飲食不可缺少的元素喔。
高營養、低熱量的蔬果
選擇要以營養價值較高的蔬菜,多吃十字花科蔬菜的飲食有益於甲狀腺功能,可減緩衰老過程,而且富含纖維、葉酸和維生素C、E和K。隨著年紀的增長,大腦和神經系統的健康、骨骼的強壯、免疫系統的加強都必須要重視。而且,十字花科蔬菜對女生也特別好,有助於預防乳癌、卵巢癌及子宮頸癌等與荷爾蒙相關的疾病。蔬果除了有各種不同的礦物質、維生素、植化素、纖維之外,蔬果的熱量也很低,能零負擔的提供飽足感,有效代謝不會肥。
多吃當季以及當地食材
當地食材能即日新鮮分送各市場售賣,能保持最新鮮﹑營養素和風味更優勝;當地食材還能減少在運輸時所產生的有害氣體。來源自其它地區或國家的食材,因經過長時間運送過程中會令其減低新鮮度和易受破壞,在品質、營養和風味均不及當地食材!
吃當季的水果和蔬菜作為零食或甜點
例如,當你在秋天吃蘋果,或者在夏末吃櫻桃時,它可能是一種放縱的甜點;亦可把蘋果去皮切件蒸軟後加玉桂粉和薑粉調味,有點像蘋果批內餡的蘋果醬風味。切芹菜、胡蘿蔔、辣椒、花椰菜或花椰菜,然後蘸上沙拉醬或鷹嘴豆泥食用。
【吸收優質的植物蛋白質】
素食者吃植物蛋白
素食者可以從大豆、堅果、豆類和種子中獲得大量蛋白質。扁豆、豆類和豆腐類都是優質的纖維和蛋白質來源。
喝植物奶
以植物奶作為蛋白質的來源。多吃新鮮的水果和蔬菜。水果能幫助你吃甜食,因為它的天然糖分,而新鮮的蔬菜能幫助你更快地填飽肚子。水果和蔬菜含有纖維,能幫助你快速飽腹。嘗試一些建議,在你的飲食中引入更多的水果和蔬菜。
【營養均勻 無負擔 比例飲食,食物分3類!】
再也不須算熱量!飲食用「比例原則」,吃不飽可以「等比例放大」、吃撐了則可以「等比例縮小」,無論你是小鳥胃、大食量,人人都適用!
①蔬菜佔餐盤比例1/2 – 應多元攝取,各種顏色種類的蔬菜皆有不同的營養價值。
②蛋白質佔餐盤比例1/4 – 選擇順序為豆>魚>蛋>肉類,強調以植物性蛋白質優先。
③碳水化合物佔餐盤比例1/4 – 盡量選擇原型且非精製,如:地瓜、南瓜、馬鈴薯、糙米等全穀雜糧類。
【三少三多 互相配合】
減少壞油脂 多吃好油脂
健康飲食應少吃動物性的飽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每天除了攝取好油脂,多吃富含多種『好的』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如:酪梨和種子堅果類(杏仁、奇亞籽、亞麻仁籽、紫蘇籽油、橄欖油、苦茶油等)。動物性脂肪的過量攝取易造成膽固醇與血脂問題。吃肉時應選擇低脂並去除多餘油花。烹調則應選擇「好油」,或者用清蒸、水煮、涼拌、燉的清淡烹調方式。
少糖
糖除了提供熱量外,幾乎無其他營養價值。攝取過量更易引起蛀牙和肥胖問題,精緻糖的攝取應能少則少。
避免含糖飲料、特別是高糖份的手搖飲料,不管是人工的還是自然的飲料,都不會有營養價值,也會給你的飲食增加大量的空熱量。不要喝果汁或其他含糖飲料。即使是天然的糖也會增加你每天的卡路里攝入量,過多的卡路里會形成脂肪貯存的。如果你選擇喝果汁,每天不要超過4安士(1/2杯)。不要喝加糖的飲料,選喝不加糖的無熱量飲料,或選用零熱量和零升糖指數的羅漢果赤藻糖。同時應避免含高糖份的甜麵包、餅乾、蛋糕等甜食。
少鹽
鹽分攝取過量易引起高血壓,造成心血管負擔。應減少食用重口味、醃製品、加工品、罐頭等。吃更多的鈉會讓你的身體積存水分,這可能會讓你感到臃腫,體重增加。用辣椒粉或香料替代鹽來做新鮮的沙拉,或加入檸檬汁﹑醋汁﹑初榨冷壓的油如橄欖油﹑紫蘇籽油和Udo混合油來調味。
多纖維、多蔬菜、多喝水
膳食纖維大致可分成兩種,一種是可溶於水的「水溶性膳食纖維」,可讓糞便變得柔軟;另一種是不溶於水的「非水溶性膳食纖維」,具有刺激腸管的功效。不論水溶性與否,兩者都具有緩解便祕的效果,各攝取一半是最理想的比例。
那麼,哪些食品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呢?水果、蒟蒻、海藻類食材都含有大量的水溶性膳食纖維。富含非水溶性膳食纖維的是穀類、蔬菜、豆類與芋薯類。能輕鬆攝取膳食纖維的早餐則是小麥麩皮製作的燕麥。
水是維持生命的必要物質,每天應攝取6至8杯(不過前提是沒有水腫),有助於調節體溫、消化吸收、運輸養分、並改善便秘。
遵循舊石器飲食法
吃新鮮水果,蔬菜,雞蛋,種子和堅果,食草動物的肉,魚,海鮮,就像古人類一樣。不吃任何預先包裝或加工的東西。
自己製作 少吃外食
自己準備食材製作、自備餐盒、餐具,除了能為自己把關食品衛生安全外,也能減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減低破壞地球!
【明智的烹調】
🌟烹調方式,首選以蒸﹑煮﹑水加油炒﹑輕煎或焗,避免或減少油炸方式,煎﹑炸或烘烤過度變焦黑的食物千萬不要吃,那可能影响人體健康。
🌟根據預防醫學機構的數據分析顯示,有超過6成民眾因食用油品不當面臨自由基指數MDA(丙二醛)過高影響健康之情況,加上生活習慣及家庭烹調方式不良等因素,慢慢危害身體健康。
隨著健康概念的盛行下,選擇適當的煮食油煮食對身體細胞可減少氧化物的發炎因子,對於追求健康人士是非常重要的大前題。
宜選用「含高油酸奧米加9食油」~有機冷壓高油酸葵花籽煮食油(意大利)或有機冷壓初榨茶花籽油(苦茶油),可耐高溫安全煮食,不含化學溶劑,適合家居健康煮食用油。
✔健康生活從家庭健康飲食文化規範開始,先在源頭營養細胞健康,減少或停止進食不健康的食油﹑鹽﹑糖﹑調味料和無營養的白米,一碗白飯就有大約36克的含糖量,你還是少吃白米飯好些。
✔健康從選對食物開始建立起來,快來為你和家人的健康選擇正確飲食方案!
☘️飲食生活的調整 須有恆心毅力維持
大致來說可以「三多、三少、四不、一沒有」的口訣來保養身體。「三多」是多纖維、多蔬菜、多喝水(不過前提是沒有水腫;消化功能差的人士適量飲水便可);「三少」是少鹽、少油、少糖;「四不」是不抽菸、不憋尿、不熬夜、不吃來路不明的藥物;「一沒有」是沒有鮪魚肚,也就是控制體重不要過胖。適度運動,加上一顆積極和有生活目標的心。嘗試選擇適合自己的一個正確的飲食方案,全面的飲食計劃和運動,重塑你的內外健康的年青與活力。現在的你想用什麼打造你的健康長壽飲食餐點呢?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