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揭示運動是逆齡密碼-運動或逆轉DNA甲基化-減緩衰老
- Yield Healthy Life
- 10小时前
- 讀畢需時 3 分鐘

運動和健康是正相關的關係,是改善和維持我們身體健康最重要的行為之一。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運動具有許多益處,包括預防心臟和腦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改善認知健康,甚至能改善多種癌症治療效果。
DNA甲基化是一種表觀遺傳修飾,隨著年齡增長而變化,受環境和生活方式因素影響,能夠在不改變DNA序列的前提下,改變某些基因表現。 DNA甲基化與老化過程相關,可用於評估生物老化。
儘管運動與多種老化生物標記的關係已被廣泛研究,但其對基於DNA甲基化的生物學老化的影響仍需進一步探討。
2025年4月12日,清華大學體育部的研究人員在" npj Aging "期刊上發表了一篇題為"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activity and DNA methylation-predicted epigenetic clocks "的研究論文。
這項研究揭示了運動的“逆齡密碼”,較高水平的體力活動與更年輕的DNA甲基化年齡顯著相關,結果強調了體力活動在促進健康長壽和預防與年齡相關疾病中的潛在作用。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國家健康與營養調查(NHANES,1999-2002)資料庫中948名成年參與者,平均年齡為62.5歲,男性佔51%,透過運動資訊收集了參與者各種運動的頻率和持續時間,併計算出每週的代謝當量,以估計運動水平,並使用8種基於DNA甲基化的研究生物分析對生物的表觀結果,了基因分析使用8種基於衰老的生物。

結果發現,較高的體力活動水平,與所有表觀遺傳時鐘預測的更年輕的生物學年齡顯著相關,其中,運動對SkinBloodAge和LinAge的影響最為顯著。

亞組分析發現,體力活動對生物學年齡的影響在不同群體中有所差異,在非西班牙裔白人、BMI在25-30之間以及已戒菸者中,體力活動對減緩生物學年齡的影響更為顯著。
此外,體力活動與生物學年齡之間的關聯在不同性別、種族/民族、BMI和吸煙狀態的個體中表現出顯著的交互作用

研究指出,隨著全球人口老化的加速,規律的體力活動可能是延緩與年齡相關的疾病發生和延長壽命的關鍵策略。鑑於規律運動與DNA甲基化年齡之間穩健的負相關性,即使略微增加運動量,也能在減緩老化方面產生顯著的益處。
值得注意的是,清華自1911年建校至今始終重視體育。早在1926年,馬約翰先生擔任清華體育部主任期間便提出“體育的遷移價值”,強調體育不僅強健體魄,更可遷移至品格、意志與人的培養。 1957年,蔣南翔校長提出「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口號。
從“無體育,不清華”到“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其中的科學邏輯在於積極參與體育鍛煉能夠延緩衰老、促進健康老齡化,這一理念在社會生活工作節奏日益加快的當下得到了有力印證。堅持體育鍛鍊不僅是個人健康管理的選擇,更是實踐社會責任、延長職業生涯和實現長期價值的路徑。
儘管如此,研究人員強調,這是一項橫斷面研究,無法確定體力活動與DNA甲基化預測年齡之間的因果關係。
綜上,結果表明,較高水平的體力活動與減緩生物老化相關,研究為理解運動如何影響生物學老化提供了新的見解,並強調了運動在促進健康長壽和預防與年齡相關疾病中的潛在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3月,清華大學該研究團隊在" Journal of Exercise Science & Fitness "期刊上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

參考文獻: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