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炎到底什麼是『消』什麼『炎』?
『醫生,我之前吃消炎藥會過敏!怎麼辦?』
『醫生,開個消炎藥給我,回家比較安心呀!』
『醫生,消炎藥吃多不好,聽說傷肝、傷腎,我不要吃藥啦!』
消炎藥這名詞,在仿間、民眾的使用方式,跟醫學上的使用有所出入。很多病人在他們心中消炎藥的目的不外乎想要不要痛、不要腫、不要感染、甚至拿了藥心理上就很安心…等。
您所謂的消炎藥,應知的注意事項
•一般俗稱的消炎藥不是一種特定藥物,很多藥物都可能被歸類是「消炎藥」,而最常被當作消炎藥的包括:抗生素、類固醇及止痛藥。發炎不單只有細菌性感染才會引起,但只有細菌性的發炎,或懷疑是因為細菌感染時,才需要使用抗生素,像感冒多半是病毒引起,很可能跟細菌感染無關,就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是輔助對抗微生物〈例如:細菌〉的藥物;在處理因傷口受細菌入侵引致發炎時,是輔助的角色。務必要遵照指示,若隨意濫用,抗藥性細菌就非常容易產生。
•止痛藥不完全是消炎藥,消炎藥不一定是止痛藥。
•其它:一些藥物有減緩您不舒服症狀的藥物,但您可能會誤會或是籠統的歸類為「消炎藥」。但其實每項藥物都有其合適的作用、與恰當的稱呼。
消炎到底什麼是『消』什麼『炎』?
白話的來說,應該叫做抗發炎;也就是對抗身體的發炎反應。
那什麼時候身體會有發炎反應呢?
當我們身體受到微生物侵犯〈細菌、病毒、真菌…等〉、物理侵犯〈燙傷、擦傷…等〉、化學侵犯〈有毒物質…等〉原因,我們身體自己有一套防衛機制、免疫系統來抵抗這些感染源或外來刺激,進而讓我們身體自修復。這整個作用,大致可稱作發炎反應。
而我們身體的發炎反應中,一些物質的作用除了抵禦外敵、修復自己之外;另外還會讓們不舒服、不開心,感覺到疼痛、腫、熱、酸、癢、悶…等千奇百怪的主觀感覺。
適度的發炎反應結果是對身體有利的,而過度的發炎反應結果反而會上身體一些組織受損。
所以,民眾口中的消炎藥,可能是作用於發炎反應各個環節中,的一堆藥物的統稱。
例如根管治療中(杜牙根),病人可能認為的消炎藥是?
在根管治療時病人領到兩類藥物,最常見的可能有抗生素、與止痛藥;當然其它類的藥物〈類固醇類藥物、肌肉鬆弛劑類藥物、抗黴菌類藥物、抗組織胺…等〉您都有可能拿到,但相對的少見。
接下來為您介紹抗生素與止痛藥
抗生素不是消炎藥
情境︰病人常跟朋友或家人說:「醫師說我的感染比較嚴重、臉腫起來、腫的地方摸起來還燙燙的、還發高燒,有蜂窩性組織炎的可能性,醫師開藥消炎藥給我吃。」這邊病人說的消炎藥,應該是指抗生素,但醫學上,抗生素不是消炎藥;但往往病人會混為一談。
抗生素是什麼?
簡單說,抗生素是對「抗」微「生」物的藥物。在根管治療中,是輔助的角色。通常是在當我們自己身體的防衛機制、免疫系統對抗不了外來侵犯的微生物時,輔助對抗這些微生物的藥。
抗生素是什麼
這藥物是一體兩面的,它既然可以對抗細菌;但若沒被殺死的細菌很有可能浴火重生,自己變種後成為這類抗生素已經無法殺死的變種細菌了,這就是所謂的抗藥性。
所以,抗生素的使用務必要遵照指示,嚴守使用的時機、劑量、時間長短。不依照指示,隨意濫用,抗藥性細菌就非常容易產生。細菌變種很厲害的話,甚至目前沒有藥物可以使用。
濫用抗生素除了抗藥性之外,有可能會影響我們腸胃道系統正常菌叢的生態平衡。..
根管治療中,什麼時候可能會使用抗生素?
對於根管〈牙髓〉疾病來說,因為疾病本身的致病、與人體自身修復機制來說,極少情況是需要用到抗生素來輔助。但有您的醫師很可能會在以下幾種狀況建議您使用。
•預防性抗生素使用:
顧名思義,就是在接受牙科的一些侵入性處置之前,針對某些身體特殊狀況而需要「事前或術前」服用抗生素。
•蜂窩性組織炎:
牙痛臉腫嚴重時窩性組織炎;這是一種急性的感染情況,細菌大軍已經強大超過我們自我身體免疫防禦可以抵禦的情況,這時候就需要抗生素輔助,把細菌大軍壓制下來,好讓我們自身的免疫防禦可以克服。
•其它情況:
牙外傷脫落再植入、某些狀況的膿腫…等。
止痛藥有可能是消炎藥嗎?
情境︰病人常跟朋友或家人說:「醫師說,這次回去可能會痛,先開個消炎藥回去止痛。」
止痛藥跟「消炎」又有甚麼關係呢?
止痛藥顧名思義就是,止住、緩解疼痛。在前面我們有提到,人體受到侵犯而產生自我的防禦,稱為發炎反應。偏偏在這發炎反應過程中,有些物質會除了抵禦外敵、修復自己之外;另外還會讓們不舒服、不開心,感覺到疼痛。
在眾多的止痛藥中,其中非類固醇抗發炎藥(NSAIDs)的藥物,就同時具有「鎮痛、解熱、抗發炎」的效果。例如:阿斯匹靈(Aspirin)、布洛芬(ibuprofen)、DICLOFENAC SODIUM。
因此,這類型的止痛藥有抗發炎的效果,所以常常被濫用成「消炎藥」的代稱之一。
但不是所有的止痛藥,都有大家口中「消炎藥」的抗發炎作用。..
根管治療中,常用的止痛藥有哪些?
•非類固醇抗發炎藥(NSAIDs)
正如上訴所說,有鎮痛、解熱、抗發炎。例如::阿斯匹靈(Aspirin)、布洛芬(ibuprofen)、DICLOFENAC SODIUM。這也是病人口中最常說的:「消炎止痛藥」。
這類型的藥物要特別注意的是腸胃道的問題、以及服用血壓藥、或抗凝血藥物的交互作用問題。
•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 〉
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 〉,這類型的藥物有鎮痛、解熱,但沒有抗發炎作用。例如: 普拿疼。
雖然這類型的藥物相當安全,但還是要特別注意的是肝臟相關的問題。
•其它類的止痛藥
根管治療時,幾乎非常少用到類固醇類的藥物、以及鴉片類的藥物。除了因為根管治療相關的疼痛大多可藉由上述兩類止痛藥物控制下來之外;在使用類固醇類、以及鴉片類的藥物時,醫師會審慎評估後,才會開立這類藥物。
結論,根管治療要吃消炎藥嗎?
答案:
•如果您想要止痛的效果,這「消炎藥」也許就是止痛藥中的某個種類。適度的止痛藥是讓您在約診中、或治療後,能夠讓您比較舒服;不需要為了疼痛而影響生活作息、工作,有個愉快的治療經驗也是間接影響一個人的表現。
•如果是您擔心的是感染危及生命,而想用「消炎藥」來解決、或預防這問題的話;抗生素的輔助使用,醫師會依照您個體狀況開立,當用則用,切忌濫用。但還是要說,消炎藥不是抗生素。
•以牙髓疾病的病因以及處置〈根管治療〉、或是顯微根管治療來說,極少特殊需要服用藥物來「治療」牙髓疾病的。基本上還是需要醫師,動手打開您的牙齒,清潔與處置。
•根管治療的口服的輔助藥物,不只有止痛藥與抗生素,本篇只是挑出兩個最常見的藥物說明;任何藥物的使用務必請教您的醫師或藥師。
抗生素不是消炎藥!抗生素是什麼?
簡單說,抗生素是對「抗」微「生」物的藥物。在根管治療中,是輔助的角色。通常是在當我們自己身體的防衛機制、免疫系統對抗不了外來侵犯的微生物時,輔助對抗這些微生物的藥。
止痛藥有可能是消炎藥嗎?
在眾多的止痛藥中,其中非類固醇抗發炎藥(NSAIDs)的藥物,就同時具有「鎮痛、解熱、抗發炎」的效果。例如:阿斯匹靈(Aspirin)、布洛芬(ibuprofen)、DICLOFENAC SODIUM。
因此,這類型的止痛藥有抗發炎的效果,所以常常被濫用成「消炎藥」的代稱之一。
但不是所有的止痛藥,都有大家口中「消炎藥」的抗發炎作用。像是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 〉,這類型的藥物有鎮痛、解熱,但比較沒有抗發炎作用。例如: 普拿疼。
抗生素是藉由殺死細菌來減輕感染部位的發炎反應,但對其他的發炎並沒有效果,因此「抗生素不等於消炎藥」。正確使用抗生素,可以降低細菌產生抗藥性,有效控制感染症狀。有鑒於抗生素的抗藥性,對全球人類構成的威脅日益嚴重,世界衛生組織(WHO)呼籲,世界各國都應正視抗生素使用的問題,避免抗藥性繼續擴大。以下為抗生素的使用原則:
1、不自行購買:使用抗生素需經由醫師評估病情,而後開立處方。
2、不主動要求:抗生素是在細菌感染時才需要使用,不要認為抗生素多食無害,看診時也不要向醫生主動要求「加一點抗生素」。
3、不隨便停藥:抗生素的使用針對不同的細菌及病況,會有一定的療程。用藥後即使病情已有好轉,亦須服用完整個療程,避免產生抗藥性細菌。確實治癒感染情況後才可停藥。
參考資料
Antibiotic Prophylaxis Prior to Dental Procedures
AAE – Antibiotic Prophylaxis Quick Reference Guide – 2017 Update
AAE – A “3D” Approach for Treating Acute Pain
Cohen’s Pathways of the Pulp, Ch18. 11th ed. 2016
Коментар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