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微塑膠對生態食物鏈污染及人體健康的影響

已更新:2022年5月30日


微塑膠對生態食物鏈污染及人體健康的影響


近年,因個人護理產品內含的「微塑膠」未能被污水處理設施過濾,引致環境污染及危害海洋生物一事,引起了對環境生態的關注。同時,也有意見指出這些微粒會被海洋生物吞食從而進入食物鏈。


微塑膠對生態環境及人體健康的潛在影響,仍是國際間一個比較新的課題。主流關注一般聚焦在兩個方面,第一是當微塑膠隨着未經處理或未完全處理的污水排入封閉的水體(如湖泊),微塑膠會慢慢積聚,有可能被水中生物當作食物;另一方面則是微塑膠在流入水域或海洋後難於在自然環境中再進行分解及清除,其表面如依附或積聚有毒物質,再經食物鏈便對整體生態系統以至人類有可能帶來影響。科學界仍在探索研究階段,國際間目前還未能確定微塑膠在環境中的轉移機制,及對環境和生態的影響。儘管如此,國際上普遍認為應盡早採取防範性行動,減少塑膠物料進入海洋環境。


微塑膠是什麼?

微塑膠是指微細的膠粒,國際間對此尚無一致公認的定義,但歐洲食物安全局把微塑膠界定為大小介乎0.1微米與5000微米(五毫米)之間的不規則形狀塑膠混合物,亦即微小如某些細菌,以至大如一顆黃豆般的膠粒。在海洋環境中可發現不同源頭產生的微塑膠,既有微小的顆粒(可能來自磨砂皮膚護理產品和牙膏等),也有可能來自被分解的衣物、地氈和塑膠製品等大件塑膠廢料分解出來的碎屑。


微塑膠危害!

微塑膠可能含有毒添加劑如塑化劑等有害化合物,亦可能在海洋中吸附有毒物質,海洋生物或鳥類不慎誤食後可能無法排出體外,並在體內長期累積,導致腸臟變形及增加中毒風險。由於塑膠不易分解,可以在海洋殘留數百年,能在食物鏈中不斷累積,最終流入商品市場,市民食用受污染的海產亦可能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有研究指出食用受污染的海產可能會損害腦部、身體機能及生殖能力。


海洋污染響警號!微塑膠流入海洋深海4500米生物吞食微塑膠


大量研究表明微塑膠普遍存在於各國各種海洋環境中,微塑膠污染同樣普遍存在於中國內陸水體。


中科院武漢植物園污染生態學博士王文鋒表示,最近,他們監測了長江流域洞庭湖、洪湖、鄱陽湖等微塑膠污染狀況。經調查,長江水中的微塑膠主要以次生微塑膠爲主,長江表層水微塑膠數量在每立方米2000件左右,其中塑膠纖維佔微塑膠總數的70%以上。


中國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在近日一個海洋微塑膠料研討會上指出,自上世紀50年代塑膠料規模化生產至今,從水體到海底沉積物、從赤道到兩極,塑膠料垃圾無處不在。「現在海洋深處4500米生存的生物體也居然檢測出微塑膠料,也就是說微塑膠料在海洋存在範圍之廣,或許已超出我們的想像。」出席研討會的聯合國環境署生態司代表更指出,在南極也發現每一片海洋中可以找到1.2萬多個微塑膠料的碎片,「從歐盟的角度來說,在貝類當中,消費者每年吸收了1.1萬個微塑膠料碎片,很可怕」。


綠色和平近日指出海洋正受到「微塑膠」污染,微塑膠來源有二,其一是日常塑膠廢物的棄置。據估計,現時全球每年大概有800萬噸塑膠流入海洋,而塑膠飄浮在海洋中受日曬、海流、風浪等衝擊,逐漸分解成體積比沙粒甚至塵埃更細的「微塑膠」。綠色和平估計現時全球每日有48億粒微塑膠流進海洋,相等於每年111架雙層巴士重量,市民間接成為了污染海洋的幫兇。


港大地球科學系研究 超過六成香港海水含有微塑膠

本港大部分沿岸水域已受塑膠微珠污染(在2018年07月的報導),香港大學一個有關地球科學的研究發現,超過六成香港的海水樣本含有塑膠微珠(微塑膠的一種)。此項研究由地球科學系和太古海洋研究中心助理教授Christelle Not博士及其研究助理蘇頴筠、陳嘉怡共同策劃,研究成果日前於科學期刊《海洋污染學誌》(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 發表。


本研究獲本地非牟利組織「無塑膠海洋」協助,蒐集了香港共7個地點超過100個海水樣本,並在當中超過6成樣本中發現塑膠微珠,佔所有樣本中發現的塑膠約 5% 。此外,這項研究只篩選了0.3毫米至1毫米大小的塑膠微珠,然而,部分產品中使用的塑膠微珠可少於0.3毫米,『因此我們的研究或會低估了本港水域中塑膠微珠的實際含量,其數量應不止於此。』Not博士表示。

研究中所發現的塑膠微珠大多為透明顆粒狀,經儀器檢測後證實其成分多為聚乙烯。對比之前有研究報告指出本港出售的個人護理產品中的塑膠微珠多為透明聚乙烯微珠,故此推論是次研究所發現的微珠很可能來自本地巿民所用的產品。

海洋生物誤食微塑膠,污染海產最終回到人體有損健康

綠色和平指更指出,外地有研究發現不少海洋生物均有塑膠殘留體內,當中包括香港市民常食的魚類及甲殼類海產,例如烏頭、蠔、青口等。微塑膠不但對生態環境造成巨大破壞,更可能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如果市民持續食用這些海鮮,對市民健康造成負面影響,會增加致癌風險。


■有調查發現部分海產體內含有微塑膠,如果人類進食這些海產,微塑膠就有機會回到人體內,對健康造成影響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陳可淳指出,微塑膠令有機污染物更易黏附在魚腸


■魚腸中的碎片以聚乙烯(PE)及聚丙烯(PP)最多

本港多間大學亦有類似研究,綜合各項研究,60%野生烏頭含有微塑膠,平均每條有四點三件微塑膠碎片,當中一條多達八十件。不單烏頭,就連青口、龍蝦、蠔等至少170種海洋生物體內同樣含有微塑膠。由於微塑膠含致癌物質,經過食物鏈累積人體,會增加潛在的中毒風險。

綠色和平指,即使少食海鮮都未必可以避開毒素,建議消費者應該少用即棄塑膠,從源頭開始減塑。


■環團指生蠔等貝殼類海產難以清洗,呼籲不想「食膠」的市民最好避免進食。(綠色和平提供)


■泰國攀牙灣死亡的侏儒抹香鯨死因是誤食塑膠袋與垃圾(圖片︰普吉島海洋生物中心,泰國海洋和沿海資源部)


台灣東華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學生2017年在恆春八處沙灘採樣調查,東華研究生陳冠如從墾管處開放的10處釣點和車城鄉滿豐定置網漁場,採集珊瑚礁魚類和洄游魚種,了解區域分布魚類有沒有吃下微塑膠;她解剖近百尾魚腸胃,發現高達九成都有程度不等的微塑膠污染物,魚腸胃中分離出來的多是線狀塑膠纖維,推測來自化學纖維織品。指導教授陳德豪憂心,墾丁的海洋、沙灘被微塑膠侵襲,它會吸附污染物與環境荷爾蒙,透過食物鏈影響高層生物甚至人體。



全球多地食鹽含微塑膠 每年人均或攝入逾2000粒膠


香港綠色和平與南韓仁川大學共同設計全球食鹽微塑膠含量研究,發現來自全球21個產地(澳洲、巴西、中國、法國、南韓、巴基斯坦、菲律賓、台灣、泰國、英國、美國及越南等)共39個食鹽樣本中,超過9成驗出含有微塑膠,只有3個品牌未有驗出微塑膠。


是次研究分別驗測多個不同產地的海鹽、湖鹽及岩鹽樣本,結果指出海鹽的微塑膠含量遠超其他兩種鹽,超過9成樣本驗出體積介乎0.1毫米至5毫米微塑膠。以國際調查每日人均食用10克鹽的數據推算,每人一年或會攝入逾2000粒微塑膠。


綠色和平走訪及調查本港共19間超級市場、生活百貨店、網購平台,包括百佳、惠康、CitySuper、Taste、Fusion、Marketplace、International、Foodhall、華潤、AEON、一田、家興、759阿信屋、佳寶、M&S、價真棧、綠盈坊、HKTV mall及士多,發現若計單一零售點,最多可以找到7款含微塑膠的食鹽。


綠色和平未有公布含微塑膠食鹽名單,強調研究目的是讓公眾知道海洋污染讓人類「自食其膠」。


■微塑膠黏附不同的毒素,毒素進入人體後或有可能干擾內分泌或致癌。(綠色和平提供)


有醫生指,微塑膠主要為常用於製作即棄餐具的質料多為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PET)、聚乙烯(PE)、尼龍(nylon),其中PET被認為是內分泌干擾物,若進入人體內可能會影響內分泌。此外,微塑膠或沾染海洋污染物,例如可影響內分泌的「雙酚A」、致癌的「戴奧辛(Dioxin)」及「多環芳香烴(PAH)」化合物等。微塑膠有可能黏附不同的毒素,而毒素進入人體後或有可能干擾內分泌、影響免疫、神經系統、生殖能力或致癌。


早前綠色和平發佈全港首個河流塑膠污染影像分析研究,發現單是城門河每年就有逾1750萬件塑膠垃圾直接流入海洋,當中亦包括大量即棄餐具垃圾。即棄餐具問題嚴重卻一直被忽視,綠色和平促請快餐企業負起社會責任,淘汰堂食即棄塑膠,並在堂食以外訂立全面減塑計劃,政府應盡快就即棄餐具展開立法,仿傚鄰近地區盡快制定全面的淘汰即棄膠時間表。


■研究發現印尼、台灣、中國樣本的微塑膠含量列居首三位。(綠色和平提供)


研究亦發現,亞洲地區的食鹽樣本微塑膠含量遠超歐美地區,首10個最多微塑膠的樣本中,9個來自亞洲,而儀器無法驗測的,小於0.1毫米的微塑膠數量更可能多不勝數。當中印尼、台灣、中國樣本的微塑膠含量依次列居首三位。印尼是全球第2大海洋塑膠排放量最高的地區,「今次研究是首個囊括全球6大洲的食鹽樣本,將其與污染情況作出對比,結果發現海洋塑膠污染與海鹽或海產微塑膠含量成正比,海洋塑膠污染越嚴重,該地生產的海鹽或海產就含有越多微塑膠,與人類吞食微塑膠的數量亦有直接關係。」南韓仁川大學金教授(Kim Seung Kyu) 指出。



中國鹽有微塑膠 食一年吞千粒 海鹽最多 岩鹽最少

早前有國際研究發現樽裝水含微塑膠,其實生活必須品食鹽亦已受污染。有中國學者抽驗國內15個品牌的海鹽、湖鹽和岩鹽,發現全部含有微塑膠,尤以海鹽最嚴重,每公斤有550至681粒微塑膠,如果一個成人每日攝取5克鹽,一年便吃了1,000粒微塑膠。本港市面售賣的食鹽產地多是中國,食物安全中心指,相信市民從食鹽受微塑膠影響健康的機會不高。


膠包裝出事 吃塑膠包裝食物 飲樽裝水 人糞首度發現微塑膠

科學家首次在人類糞便樣本發現微塑膠。奧地利環保署與維也納醫科大學合作,向來自芬蘭、意大利、日本、荷蘭、波蘭、俄羅斯、英國、奧地利的8人採集糞便樣本。他們在提供樣本前一周,吃塑膠包裝食物及喝樽裝水,結果發現全部樣本含有微膠粒。

研究人員發現樣本中有9種不同的塑膠,以聚丙烯(Polypropylene)與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最常見。微塑膠的大小由50至500微米不等,最小的足以入血。根據研究結果估計,全球逾50%人口的糞便可能含微塑膠。研究指出,微塑膠可傳遞有毒化學物質或病原體到人體,亦可減弱腸道免疫反應。

負責這項調查的維也納醫科大學研究員施瓦貝(Philipp Schwabl)稱,研究「證明了我們一直懷疑的事,就是塑膠終於進入人類的腸道,特別值得關注的是,這會對我們有甚麼影響,尤其是對患有胃腸道疾病的患者有甚麼影響。


瓶裝水受微塑膠污染

最近傳媒有關瓶裝水受微塑膠污染的報導,在2018年3月16日,美國一所大學(紐約州立大學弗雷多尼分校)研究世界各地瓶裝水中微塑料含量的結果。該研究是經由一個非政府組織通訊社(Orb Media)發佈。經調查259個來自9個不同國家(中國,美國,巴西,印度,印尼和墨西哥等) 9個地點的膠樽,以及11個不同國際品牌和當地品牌的塑膠樽裝水,發現93%的膠樽都有受微塑膠污染的情況。研究人員發現93%的膠樽都有受微塑膠污染的跡象。微塑膠在樣本中的密度變化很大,每公升0至10,000+粒微塑膠,平均每公升325粒。(>100μm:每公升10.4粒如人類頭髮粗幼的微塑膠,6.5至100μm:每公升315粒)。


■微塑膠污染:科學家是透過在水中加入一種「尼羅紅」(Nile Red)的染料把膠粒染色。膠粒置於特定波長的光會發出螢光色,從而偵測出水內的微塑膠。(網上圖片)

在膠樽內的微塑膠約有54%為聚丙烯,多用於製造膠樽蓋,顯示部分塑膠污染可能來自膠樽本身或瓶過程。而其他塑膠成份可能來自空氣或水源的污染物、衣物上的纖維等。這個現象可能在世界各地都存在。


現時未有證據顯示吞下微塑膠會對身體造成確實影響,但研究人員梅森(Sherri Mason)警告,塑膠與部分癌症、精子數目下降、專注力失調、過度活躍症(ADHD)和自閉症有關。


我們的食水已滲入微塑膠

有最新研究發現塑膠污染已滲入食水。美國非牟利新聞機構Orb Media聯同美國明尼蘇達州大學公共衞生學院,化驗超過12個國家蒐集得到的159份食水樣本,結果發現平均有83%的樣本含有肉眼看不到的「微塑膠」(microplastic)物質。美國食水樣本的污染最嚴重,94%樣本含膠,每500毫升水平均有4.8件微塑膠纖維。歐洲多國包括英國、法國和德國等有72%樣本驗出微塑膠,每500毫升水平均有1.9件微塑膠纖維。


我們只會自食其膠

除了鹽,早前亦有其他研究發現全球170種海鮮、蜂蜜、糖、啤酒、瓶裝水及飲用水都有微塑膠。2015年巴黎研究發現空氣中有微塑膠不斷落下,學者估計該城市中每年下10噸的「微塑膠雨」,連住宅家中也有。塑膠污染無處不在,唯有源頭減廢才可以有效地解決問題,政府及企業夠鐘走塑,否則我們只會自食其膠。」


安全性和對公眾健康的影響

在海產中發現的微塑膠,大多殘留於其消化道內。由於我們吃魚前,一般會先除去魚的內臟及把魚身清洗乾淨,所以攝入微塑膠的機會較其他通常整條或原隻食用的細小魚類(如白飯魚)和貝類(如青口、蠔)低。

微塑膠在海洋懸浮期間,表層或會依附一些污染物(如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此外,膠粒在生產的過程中,亦可能帶有不同種類的添加劑(如雙酚A)。

歐洲食物安全局,基於對原隻進食雙殼貝類海產(如青口)攝入微塑膠分量的保守估計,認為這類海產的微塑膠含量,對我們整體的添加劑或污染物(如雙酚A、多氯聯苯或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攝入量影響輕微。


給公眾和業界的建議

為減少攝入微塑膠,食物安全中心建議市民在烹煮前把魚類和海產徹底清洗乾淨,特別是要把可去除的內臟除掉。

目前,香港水務署是按香港食水標準以監測食水水質,該標準採納了世界衞生組織(世衞)的《飲用水水質準則》。世衞暫時未有就食水的微塑膠含量制訂準則。而水務署已聘請顧問就塑膠纖維物質這個課題收集資料及進行檢討對食水安全的風險。

近年,英國、加拿大、紐西蘭及美國(某些州份)等國家已逐漸禁止於任何產品中使用塑膠微珠。一些國際公司亦承諾逐漸以全天然去角質劑如糖、鹽及燕麥片等取代產品中的微塑膠。然而,是次研究結果顯示包含塑膠微珠的產品仍為香港消費者所用,並持續流入海洋,造成不可估量的污染。蘇頴筠指出:『消費者在選擇個人護理產品時可留意成分中有否包含聚乙烯,即塑膠微珠。拒絕使用含塑膠微珠的產品可減少海洋塑膠污染,因此消費者的明智選擇可謂非常重要。』


污水處理廠的微塑膠去除率

現時本港未有研究,我們亦沒有微塑膠在化學強化一級處理廠去除率的數據。由於微塑膠是懸浮固體的一種,當微塑膠連同沖洗水排入污水系統後,會被輸送至化學強化一級處理廠進行適當處理,當中包括沉澱過程。參考懸浮固體去除率為至少百分之八十而言,我們估計現時香港的污水處理設施應已能大幅去除污水中的微塑膠。

環保署透過不同渠道與海外相關國家或地區聯繫,一些國家或地區已表示打算立法規管個別含微塑膠產品,特別是沖洗式個人護理及化妝清潔產品,例如洗面奶、沐浴露等。一些國家或地區亦正鼓勵消費者採用其他替代品如天然植物取代微膠珠,減少微塑膠進入海洋。

至於香港方面,本港個人護理及化妝品主要由外地進口。環保署初步掌握首十位進口的國際品牌佔本港零售個人護理及化妝品市場約百分之六十;當中主要來自法國、日本和韓國等品牌,部分品牌已宣稱會在未來數年停產具微塑膠的產品。現時本港已有不含微膠珠的沖洗產品,而採用替代品的產品亦會陸續增多。


為更準確評核微塑膠在本地的影響,以及了解現時國際間在禁制含微塑膠個人護理及化妝品的具體詳情和實施方式等,政府將會在數月內委託顧問進行研究,以制訂適用於香港的建議方案。視乎顧問研究分析結果,政府會考慮將來在本港進行微塑膠的環境分析研究,範圍可包括海水、沉積物、生物及污染源(如污水處理廠及雨水渠的排放)等。

環保署亦計劃在未來聯繫業界,鼓勵它們停售含有微塑膠的個人護理及化妝品,及鼓勵消費者選購及採用其他替代品取締含微塑膠的產品,以減少此類物質進入海洋而導致污染的風險。


經濟論壇警告 2050年海洋塑膠垃圾比魚多

「據《CNN》報導,世界經濟論壇指出,全世界過去50年來,塑膠使用量增加了20倍,未來20年恐將會再加倍,預計到了2050年,全球的塑膠生產總量將增加3倍至11.24億公噸。

但和其他原料相比,塑膠製品的再使用率卻很低,超過四分之一的塑膠原料都用於塑膠袋,但卻有高達三分之一的塑膠袋沒有進入回收系統而留在自然生態系統,只有14%的塑膠袋被回收。相較紙張58%與鐵90%的回收率,塑膠回收率實在相當低落。」(自由時報,2016)



推薦閱讀:

環境及家居化學毒素資訊


推薦閱讀:

抗氧化 / 消炎性營養補充品


62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所有產品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