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康社綜合理療中心
痛症理療臨床個案[廿六]-足踝關節扭傷舊患
姓名: XXX 女性 痛症部位:腳踝關節韌帶舊患性發炎痛
症狀:當事人已有20多年足踝關節韌帶發炎痛症舊患,在坊間屢醫不癒,最近足踝關節痛楚明顯加劇,並且有慣性拗柴扭傷狀況出現。
痛症綜合理療方案:經筋手法理療、復位正骨理療、聚焦式衝擊波、遠紅外線草本液熱敷
配合戒口紙:理療其間戒食誘發分泌發炎物質前列腺素PGE2而令筋膜產生痛症的食物
理療效果:經10次理療後當事人足踝關節痛症已大致康復,腳踝拗柴狀況明顯減少,已很大改善日常生活活動質素
臨床圖片
聚焦式衝擊波治療
正骨復位
正骨復位
腹股溝筋膜理療
臨床個案錄影
【經絡痛症綜合理療】
療程包括:(G5鬆筋膜、聚焦式衝激波、經筋手法、經絡刮痧、走罐、正骨復位 )
每次理療收費1160元,理療所需時間約80至90分鐘
【療程針對以下痛症作復康理療】
陳舊性肩頸痛症;肩週炎;肩部腰部鈣化性肌腱炎;強直性脊椎炎;坐骨神經痛;膝蓋扭傷;腳腂扭傷;網球肘;高爾夫球手;脚底筋膜炎
按此連接 盈康社綜合理療中心服務範圍
🔰諮詢電話:21511763
🔰WhatsApp:按此連接 62978955
🔰盈康社營業時間:
星期一至五,上午10時半至晚上7時;
星期六,上午10時半至下午5時;
「敬請預約」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休息)
選購産品到訪前先whatsapp本會通知到訪時間以便接待。
任何理療服務和病理評估諮詢服務敬請預約。
足踝扭傷護理
了解腳踝扭傷前,首先要了解腳踝的構造。
踝關節由脛骨、腓骨及距骨所組成。骨頭間以韌帶相連,以維持關節穩定、腳踝內外側都有韌帶包覆連結,內側由三角韌帶構成,形成比較粗厚的韌帶,外側則由三條外側副韌帶構成。
因為外側韌帶相對於內側韌帶來說,沒有那麼強壯,所以當腳掌向下而踝內翻時,超過正常角度時,就容易傷到踝外側韌帶,造成韌帶的拉扯斷裂。
腳踝扭傷是臨床上相當常見的運動傷害,然而它並不一定要發生在運動當中。固然,運動員在接觸性及跑跳性的運動中,例如:籃球、排球、足球等運動,常易造成腳踝扭傷。但在日常生活中即使非運動時,一般人也常因為地面不平整、有坑洞、有落差或是穿著不適當的鞋子,如太高的高跟鞋,而造成腳踝內翻,扭傷腳踝外側的韌帶(圖1)。
圖1
腳踝內翻易造成腳踝扭傷
由於腳踝在活動時必須承受身體的重量,因此,以穩定性為最重要。相對於身體的其他關節如:肩關節、膝關節,它的活動度是較小的。也為了維持穩定度,踝關節由許多韌帶包覆在其外面,而且層層相疊,其中內側韌帶又比外側韌帶強壯許多。所以,腳踝扭傷中,70~ 80%是發生在外側韌帶。因為,有這麼多韌帶互相協助,在扭傷時雖然常會將某些韌帶拉斷,造成皮下出血,看起來非常嚴重。急性期甚至無法走路,但90%的患者仍然可以透過保守治療,得到很好的效果。
當腳踝扭傷時,第一時間應該停止所有活動,包括走路。停止所有的腳踝活動便是一種對腳踝最佳的保護。如果仍必須活動,則必須有很好的局部固定,例如貼紮(圖2)。
(圖2)
使用輪椅或是柺杖,也是保護腳踝的一種方式,使用原則是不要引發任何 疼痛。有些病友自認不怕痛,「忍痛走路」,這是非常不智的,因為疼痛便表示著組織的持續受傷,是應該要避免的。
廣義而言,踝關節扭傷可以分為兩大類:
內翻腳踝扭傷(Inversion Ankle Sprains)
這是比較常見的踝關節扭傷,通常是足部向內屈時發生的。當足部內翻時,外側的韌帶就會過度拉緊,當它伸展的力度超過了結構上所能承受的範圍時就會導致受傷。大約90% 的踝關節扭傷是屬于內翻扭傷的。扭傷表徵及症狀都是出現在腳踝外部的。
外翻腳踝扭傷(Eversion Ankle Sprains)
另外一種的踝關節扭傷是"外翻扭傷",是足部向外旋轉時發生的。當足部外翻時,內側的韌帶,稱為"三角韌帶",或"內側副韌帶",由于伸展過度而受傷。表征及症狀會出現在腳踝內側。
足踝扭傷嚴重度,可分3級:
第1級扭傷(輕度):前距腓韌帶受到拉扯,未斷裂,患者有輕微的疼痛腫脹感,是較常見的扭傷。
第2級扭傷(中度):前距腓韌帶有部分斷裂,有中度的疼痛腫脹感,伴隨著部分功能喪失。
第3級扭傷(重度):前距腓韌帶完全斷裂及跟腓骨韌帶損傷,病患會有嚴重的疼痛腫脹感,伴隨著明顯的功能喪失;有時,會出現撕裂性骨折。
第一度韌帶受損,程度最輕微,配合適當治療及適度休息後,一般需二周時間即可痊癒,不會留下足踝關節不穩定的後遺症。第三度則為最嚴重韌帶受損,韌帶完全斷裂,需2至3個月形成疤痕組織,修補斷裂的韌帶,然而經修補的韌帶,強度無法回復到最初受傷前強度,韌帶也變得比較鬆弛。
因此,第三度韌帶受損病患容易合併足踝關節的「機械性不穩定」,也容易反覆扭傷,整體而言,大約有三成的足踝扭傷病患,會出現足踝關節不穩定,運動員發生率則更高。
另外一個容易造成足踝關節反覆性扭傷的原因,是「功能性不穩定」。
關節扭傷的恢復,一般可分成四期:第一期為疼痛及發炎的緩解,第二期為恢復正常的關節活動度,第三期為恢復正常的關節周邊肌力,第四期則為恢復正常的關節本體感覺,四期均完成才算是所謂的「痊癒」。
所謂「本體感覺」,指大腦對足踝關節位置的感知能力。大多數腳踝扭傷的病患在腳踝不痛、關節活動角度恢復後,以為已經痊癒,又去從事原本的運動,但如果腳踝本體感覺沒有完全恢復,便很容易再扭傷,再扭傷後關節就變得更不穩定,如此惡性循環,造成足踝部位反覆性扭傷。
針對足踝「翻船」,有以下建議:
1. 急性扭傷時,遵行「PRICE」原則。
2. 急性扭傷後,若無法使用受傷腳單獨腳站立,可能合併骨折,此時應盡速求醫。
3. 可使用腋下枴杖協助行走,以減少行走時疼痛。
4. 等到腳踝疼痛及腫脹情況改善後,可以自行在家做一些關節運動,泡熱水20分鐘後,或者放一顆網球在地上,用腳多方向地去滾動網球,對於恢復正常的關節活動度及本體感覺會有助益。
主動性的腳踝運動
當病友可以單腳站立並踮腳尖而無明顯疼痛則表示受傷韌帶已經癒合,可進入慢性期的復健。大部分病友在亞急性期結束後,因為疼痛已經減少許多,甚至沒有疼痛,便沒有再接受慢性期的復健治療。對於受傷不嚴重的病人,沒有踝關節不穩定,可能將來沒有問題。但對於有反覆性踝關節扭傷或韌帶損傷較嚴重的病人,則可能因為缺乏慢性期的訓練加上韌帶的功能不全,導致踝關節不穩定,很容易會再度扭傷。因此,如何加強踝關節四週之肌力訓練及肌肉之本體覺是此一階段的重要課題。訓練方式包括利用彈力帶訓練肌力,許多病友皆可回復很好的功能。
彈力帶訓練以加強腳踝肌力,有利於避免腳踝再扭傷
推薦閱讀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