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唇膏含石油成份「愈搽愈乾」
入冬天氣乾燥,不少人為保護雙唇,或不自覺一日搽多次潤唇膏。不過,原來搽得多唔一定好,有皮膚科專科醫生指,過量搽潤唇膏,反令唇部失去調節功能,殘留的石油成分亦因無法融入皮膚層,失去鎖水功能,隨時愈搽愈乾。
到底一眾OL如何選擇潤唇膏以滋潤口唇?
從上表可見,「凡士林蘆薈深層滋潤護唇霜」、「露得清防曬護唇膏」、「MAYBELLINE Baby Lips 修護潤唇膏」、「LipHop蜂蠟蜂皇漿潤唇膏」均有石油成分。
但「曼秀雷敦薄荷潤唇膏」就沒有在標籤上註明成分,正向有關機構查詢。
陳厚毅解釋,石油成分如Petrolatum、Petroleum jelly是一種封閉性物質,具鎖水成分,所以保濕程度相對較低,亦沒有吸水功能,故不能為嘴唇補充水分,只能防止水分揮發。因此假如市民本身嘴唇已然乾燥,有機會「愈搽愈乾」。
另外,封閉性保濕物質有機會堵塞毛孔,令毛囊發炎,出現丘疹,令皮膚表面有紅點或膿頭 。
不過,石油成分由於價格較便宜,亦無香料防腐劑,故被很多化妝品、唇膏採用。
認住標籤上的石蠟成分
Petroleum(石油)、Petroleum jelly、Cera Microcristallina(微晶蠟)、Ceresin(純地蠟)、Isoparaffin(異烷烴)、Mineral Oil(礦物油)、Ozokerite(地蠟)、Paraffinum Liquidum(液體石蠟)均代表有石蠟成分。
選擇具潤澤保濕功效的成分
相比起石油成分欠缺保濕作用,加入潤澤保濕功效的潤唇膏成分,可有補水及吸水作用,例子如下:
透明質酸
橄欖油
乳油木果油
椰子油
甘油
比如BURT蜂蜜修護潤唇膏,就有多種天然成份,比如蜂蠟、椰子油等。「NIVEA天然潤唇膏」、「EOS潤唇球(熱情果)」也有天然乳油木果。
如何選擇潤唇膏?
陳厚毅建議,除了要留意潤唇膏是否有石油成分,如果本身皮膚較為敏感,或有濕疹病史,亦宜選擇沒有顏色及香料者。因為部份香料如薰衣草等,可能會引起敏感或痕癢。
從皮膚科醫生角度,當然建議口唇乾人士搽潤唇膏,但要留意每個人的個人喜好不同,部份產品如凡士林,可能較「結身」,搽得太多或令嘴唇看起來較油膩和不太舒服,未必個個人都喜愛。
部分含石油 過量反失鎖水功能
部分人會將潤唇膏視為隨身寶物,甚至「隔一陣」就搽一搽。皮膚科專科醫生侯鈞翔指,過量搽潤唇膏,唇部會失去正常調節功能。「部分潤唇膏內含石油成分物質,主要是潤滑效果,塗得過量,會破壞正常屏障功能,失去鎖水功能,變成愈搽愈乾。」
他又建議,每日搽兩至三次便足夠,例如早上洗臉後、食完午飯後及臨睡前各搽一次。搽的時候,嘴部稍為「嘟起」,只塗在有皺紋的位置,毋須搽得太入或是搽在黏膜位置。
添加防腐劑香料 提防致癌致敏
市面上的潤唇膏琳瑯滿目,部分有色、有味,甚至有防曬功能。侯鈞翔指,部分潤唇膏加入防腐劑,常見是paraben(對羥基苯甲酸酯)及MIT,目的是使唇膏不易發霉,質地處於穩定狀態。「部分人對這些物質過敏,歐美曾有研究指吸收太多防腐劑會增致癌風險,更有機會影響小孩性器官發育。」
他續說,添加的香味多屬人工香料,易刺激皮膚,引起嘴部周邊皮炎。有防曬功效的唇膏多數含化學及物理成分,也會刺激皮膚。有色潤唇膏因製造時用上厚身成分化學物質,質地黏厚旨在使顏色停留較久,但這類物質易堵塞毛孔,也會引致發炎及爆暗瘡。
開封後只宜搽一季 切勿共用
部分人對潤唇膏存有謬誤,譬如一支潤唇膏用一、兩年,或是跟伴侶共用。侯鈞翔指嘴唇易殘留食物汁液,用餐後塗潤唇膏亦會沾染唇膏,故開封後應只用一季,否則易滋生細菌。夏天少用潤唇膏,多數人會「放埋一邊」,質地也會變壞。他強調共用唇膏極不衞生,口腔細菌易交叉感染,會傳染如疱疹等過濾性病毒。
皮膚科專科醫生史泰祖指,搽潤唇膏前應先用紙巾「印走」食物汁液,再塗薄薄一層在唇部外露乾的位置。他提醒,天氣乾燥時,勿試圖以口水舔濕唇部以為可保濕,因為「不斷洗濕皮膚,反會愈來愈乾」。
Comentarios